在本周一举行的首次欧英峰会上,双方就一系列涵盖安全、防务、移民、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的新协议达成一致。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突破性成果,是欧盟与英国决定致力于连接各自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为迈向净零排放、促进公平市场竞争和避免“碳泄漏”奠定新基础。
英欧通过将碳排放交易体系互联,加强排放合作,以提升英国能源安全,并避免企业因欧盟即将于明年实施的碳税而蒙受打击。
2025 年 5 月 16 日 —— 负责根据《巴黎协定》建立碳市场的一个联合国机构通过了重要新标准,以指导减排项目衡量其影响。这一机制被称为《巴黎协定》碳抵消机制(PACM),它使各国和其他行为体能够通过生成高完整性碳信用额度来共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支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在“双碳”目标的战略指引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政策工具,正迎来新一轮扩容。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新增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从45%跃升至60%以上。
据报道,日前国家能源局在答复政协会议提案时提到,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研究将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进入市场获取减排收益。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到2025年,制造业领域高精尖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续扩大推广应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推动北京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记者13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记者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日前《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省级电网企业“双碳”行动报告。